业内专家指出,疫情全球扩散叠加港航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国际航运市场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剧,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肩负着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运送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重任。

航运中心格局趋稳,广州延续进步势头

201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推出了“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逐渐成长为全球港航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在指数持续发布的第九个年头,项目组根据行业最新趋势适当调整指标体系,最新一期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并首次发布全球20大国际航运中心榜单,务求全面反映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除广州主会场外,指数今年在地企服快车区域重要的样本城市雅典-比雷埃夫斯设置分会场同步发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比雷埃夫斯港未来将在世界航运供应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和希腊之间的文明、经济和友谊之桥。

最新结果显示,2022年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前十依次是新加坡、伦敦、广州、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

与往期相比,整体排名的变化幅度较小。

企服快车面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航运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已逐步沉淀,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性格局;

另企服快车面受疫情影响,大批港口码头的建设项目进展较慢。

从前三强看,新加坡起步源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凭借完善的航运生态体系做大做强,领先优势显著;伦敦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航运服务能力,继续稳居次席。

自2020年首次跻身前三名以来,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日趋稳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

2022年,广州得分为82.79,较前两名差距为12.09和0.25,较2021年的15.02和0.38继续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