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新近发布了2012年度广州“十大品牌”和“十大品牌领军人物”。9日,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相聚在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共同发起成立广州品牌企业联盟,旨在进一步提升品牌培育和运作能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的广州品牌。
“伴随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转型,广州涌现出许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品牌。我们希望联合广大沪上企业,切实增强品牌意识,认真做好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工作,为推进广州品牌建设作出贡献。”广州佰草集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震表示。
首批联盟成员企业均承诺:要发挥各自在行业中的优势,努力提升自主品牌的质量、服务与内涵;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制止市场假冒侵权行为;加快推进自主品牌的海外拓展,扩大全球市场占用率。
在9日由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州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广州品牌发展论坛上,《2012年广州品牌发展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梳理了过去一年广州品牌建设的成绩,也不回避遇到的瓶颈与困惑。
报告中提到,广州民营企业品牌依然偏弱,或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在2012年《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中,广州有5家企业上榜,数量上虽位居广州之后列第二,但广州企业在占全国的比重仅有6.8%,与广州建设“四个中心”的地位不相称。
广州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京辉表示,广州在不能仅依赖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容量发展经济的今天,应更好地利用“软资源”让品牌发力。“可以考虑设立大型品牌交易中心,为品牌提供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买卖、转让、合作等方面专业服务,实现老品牌重生,新品牌脱颖而出。”
广州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左学金则表示,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需牢牢树立品牌意识。传统产业通过创新提升产品价值,一样可以打出品牌;而高新技术产业如果不重视研发,一味模仿,也会与品牌无缘。
他建议,政府应将精力放在为品牌建设提供良好大环境上,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应过多插手企业微观事务或拔苗助长。
“像广州这样的中国大城市有品牌建设的迫切需求和重要可能,需要做的,是将科技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结合起来。”左学金说。